鋼中加入磷、銅、鉻、鎳等微量元素后,使鋼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著性很強的保護膜,阻礙銹蝕往里擴散和發展,保護銹層下面的基體,以減緩其腐蝕速度。在銹層和基體之間形成的約50μm~100μm厚的非晶態尖晶石型氧化物層致密且與基體金屬黏附性好,由于這層致密氧化物膜的存在,阻止了大氣中氧和水向鋼鐵基體滲入,減緩了銹蝕向鋼鐵材料縱深發展,大大提高了鋼鐵材料的耐大氣腐蝕能力。耐候鋼是可減薄使用、裸露使用或簡化涂裝,而使制品抗蝕延壽、省工降耗、升級換代的鋼系,也是一個可融入現代冶金新機制、新技術、新工藝而使其持續發展和創新的鋼系。
耐候鋼板材質編輯 語音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于其他種類不銹鋼。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于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3、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并具有超塑性。
4、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
簡介
直發卷的頭、尾往往呈舌狀及魚尾狀,厚度、寬度精度較差,邊部常存在浪形、折邊、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較重。(一般制管行業喜歡使用。)
折疊編輯本段三、用途
熱軋產品具有強度高、韌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優良性能,因而被廣泛用于 、建筑、機械、鍋爐、壓力容器等制造行業。
應用范圍:
(1)退火后加工成普通冷軋;
(2)有退火前處理裝置的鍍鋅機組加工鍍鋅;
(3)基本不需要加工的面板。
折疊編輯本段四、分類
普碳板、優碳板、低合金板、船板、橋梁板、鍋爐板、容器板等。軋硬卷:在常溫下,對熱軋酸洗卷進行連續軋制。
熱連軋鋼板產品包括鋼帶(卷)及有其剪切而成的鋼板。而鋼帶(卷)可以分為直發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卷及縱切卷)。
5.SPCC--表示一般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相當于中國Q195~Q215A牌號,德國牌號ST12.其中第三個字母C為冷(Cold)的縮寫。需保證機械性能時,在牌號末尾加T如SPCCT。
6.SPCD--表示沖壓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相當于中國08AL(13237)優質碳素結構鋼,相當于德國牌號ST13。
7.SPCE--表示深沖用冷軋碳素鋼薄板及帶鋼,相當于中國08AL(5213)深沖鋼,相當于德國牌號ST14。時效處理,在牌號末尾加N,如SPCEN。
冷軋碳素鋼薄板及鋼帶調質代號:退火狀態為A,標準調質為S,1/8硬為81/4硬為41/2硬為2,硬為1。
表面加工代號:無光澤精軋為D,光亮精軋為B。如SPCC-SD表示標準調質、無光澤精軋的一般用冷軋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標準調質、光亮加工,要求保證機械性能的冷軋碳素薄板。
符號:
1、Q-普通碳素結構鋼屈服點(極限)的代號,它是"屈"的 個漢語拼音字母的大小寫;195、215、235、255、275-分別表示它們屈服點(極限)的數值,單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鋼的強度、塑性、韌性和焊接性等綜合機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結構鋼中屬 ,能較好地滿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2、S-鋼(Steel)、P-板(Plate)、C-冷軋(cold)、第四位C-商業級(commercial)。
3、ST-鋼(Steel)、12-普通級冷軋薄鋼板、
合金元素與鋼板的相互作用
合金元素加入鋼中后,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鋼中。即:與鐵形成固溶體;與碳形成碳化物;在高合金鋼中還可能形成金屬間化合物。
1. 溶于鐵中
幾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Pb外)都可溶入鐵中 形成合金鐵素體或合金奧氏體 按其對α-Fe或γ-Fe的作用 可將合金元素分為擴大奧氏體相區和縮小奧氏體相區兩大類。
擴大γ相區的元素-亦稱奧氏體穩定化元素 主要是Mn、Ni、Co、C、N、Cu等 它們使A3點(γ-Fe α-Fe的轉變點)下降 A4點( γ-Fe的轉變點)上升 從而擴大γ-相的存在范圍。其中Ni、Mn等加入到一定量后 可使γ相區擴大到室溫以下 使α相區消失 稱為完全擴大γ相區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C、N、Cu等) 雖然擴大γ相區 但不能擴大到室溫 故稱之為部分擴大γ相區的元素。
縮小γ相區元素--亦稱鐵素體穩定化元素 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它們使A3點上升 A4點下降(鉻除外 鉻含量小于7%時 A3點下降; 大于7%后A3點迅速上升) 從而縮小γ相區存在的范圍 使鐵素體穩定區域擴大。按其作用不同可分為完全封閉γ相區的元素(如Cr、Mo、W、V、Ti、Al、Si等)和部分縮小γ相區的元素(如B、Nb、Zr等)。
2. 形成碳化物合金元素按其與鋼中碳的親和力的大小 可分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兩大類。
常見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Ni、Co、Cu、Si、Al、N、B等。它們基本上都溶于鐵素體和奧氏體中。常見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W、V、Nb、Zr、Ti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穩定性程度由弱到強的次序排列),它們在鋼中一部分固溶于基體相中,一部分形成合金滲碳體 含量高時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