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0Cr18Mn13Ni3N雖一種以錳和氮代替大部分鎳的奧氏體不銹鋼, 其特點是具有高屈服強度,良好的耐應力腐蝕破裂性能,低導磁率(甚至大變形量冷加工之后)和優良的低溫性能,并且易于焊接。該鋼種還可通過冷變形獲得更高的強度。主要應用在弱腐蝕條件下承受較重負荷的設備或構件,如熱交換器、壓力容器、配管和管線等;也用于低溫下工作的設備,如貯槽、閥門和導管等。 上饒1Cr18Mn8Ni15N系以Mn,N代替18-8不銹鋼中部分Ni而發展的節Ni不銹鋼。 這種鋼的特點是強度較18-8鋼高,可用來制造較低溫度下稀硝酸中工作的化工設備,如稀硝酸地下貯槽、硝銨真空蒸發器等。 上饒00Cr22Ni13Mn5Mo2N是一種用適量錳和氮代替部分鎳的奧氏體不銹鋼,其特點是由于鉻、鉬和氮等元素的良好搭配及氮的強化作用,在具有優良耐蝕性的同時,又有較高的強度。同時該鋼種在低溫下韌性很好,在中等高溫下也有相當高的強度,還可以通過冷變形進行強化。另外該鋼還具有無磁的特性,即使在相當大的冷變形之后磁性也很低。這種鋼主要用于既要求良好耐蝕性又承受較強負荷或磨損的設備及構件,比如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中的泵、閥門、鏈條、篩網及其他承力部件,也用于海水裝備、如船用軸、錨鏈、電纜和熱交換器等。

除前蘇聯、東歐和我國外,上饒不銹鋼產量已達1100萬噸,而1950年的世界不銹鋼產量還不到100萬噸,40年間產量增加了10多倍。自1970年開始,日本的不銹鋼產量已超過美國,處于領先地位且一直在持續增長。上饒不銹鋼產量中,Cr13型馬氏體鋼和Cr17型鐵素體鋼約占30%—40%,而18-8型Cr-Ni奧氏體鋼等約占60%—70%。世界上工業先進 的不銹鋼產量一般分別占本國鋼總量的2.5%-3.5% 。在不銹鋼生產中,超高功率電爐、爐外精煉、連續鑄錠(包括薄板坯連鑄)、熱連軋或新型爐卷軋機、冷連軋、連續酸洗熱處理和連續保護氣氛光亮熱處理,以及各種質量檢測手段等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已日益廣泛采用。大型化、高速化、連續化、自動化是不銹鋼生產工藝、裝備的主要發展方向,國外已能大量生產和供應的不銹鋼材有:寬度達2m的冷軋薄板,包括鏡面板、彩色板、花紋板、涂層板等;寬度達3m以上的熱軋中板;厚度可達300mm以上的熱軋厚板;直徑大到1m以上、小到0.1mm的無縫管以及各種規格的上饒焊管( 直徑可達2m);厚度約0.05mm,寬度可達1m的不銹鋼箔。美、日等國所生產的不銹鋼材中,冷軋薄板和帶材約占60% 。(板、帶材共約占70%);管材約占4%-5%(其中焊管在日本已占不銹鋼管產量的60%左右);線材約占8%-9%;棒、型材約占10%-11% 。

上饒1Cr18Ni12Mo2Ti,上饒0Cr18Ni12Mo2Ti,上饒00Cr17Ni14Mo2鋼適于制造化工、化肥、石油化工、印染、原子能等工業的設備、容器、管道、熱交換器等。 這三種不銹鋼的鉬含量分別比 1Cr18Ni12Mo2Ti, 0Cr18Ni12Mo2Ti,00Cr19Ni13Mo2鋼高~1%,因而在稀硫酸、磷酸以及醋酸、甲酸等有機酸中的耐蝕性和耐蝕性和耐氯化物孔蝕性能均有進一步提高。就耐蝕性而言,1Cr18Ni12Mo3Ti <0Cr18Ni12Mo3Ti<00Cr19Ni13Mo3。超低碳不銹鋼00Cr19Ni13Mo3,不僅耐晶腐蝕性能不低于含Ti的1Cr18Ni12Mo3Ti和0Cr18Ni12Mo3Ti,而且焊后無刀狀腐蝕。 與此同時,鋼中不存在氮化鈦夾雜,因而純凈度高。 1Cr18Ni12Mo3Ti0Cr18Ni12Mo3Ti和00Cr19Ni13Mo3多用于化工、石油、紡織、 造紙以及原子能后處理工廠中制造耐稀硫酸和有機酸的設備,部件以及管道、容器等。

上饒00Cr25Ni20(Nb)系含有較高Cr,Ni的奧氏體耐硝酸不銹鋼。由于碳含量低(≤0.02%),有時還含有穩定化元素Nb,因而耐晶間腐蝕性能較好, 焊后沒有焊接務化傾向。由于鎳含量較高,因此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也優于一般的18-8不銹鋼。 上饒00Cr25Ni22Mo2N鋼主要用于尿素生產中汽提塔的結構材料。由于鋼中含氮,不僅使鋼的耐孔蝕性能提高,且可使鋼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更穩定的純奧氏體組織。研究和實際使用均表明,此鋼耐尿素腐蝕的性能遠遠優于上饒00Cr17Ni14Mo2(316L),也優于00Cr18Mn14Mo2N(A4),是近10多年來。在尿素生產中發展與應用的較新鋼種,國外70年代開始用于尿素汽提塔,國內大化肥引進設備上也已普通采用。此鋼還可用于醋酸、硫酸生產中制造熱交換器和容器、管道等。

點擊查看昌盛源金屬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