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代,舊衣服沒穿破便買來了新衣服,導致家里的衣服越來越多。扔掉可惜,留下占地,所以大部分人都希望可以讓舊衣服有個好去處,比如說捐贈給貧困邊遠地區的人們,也算是讓自己的好心有處安放。舊衣回收箱就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記得剛興起的那幾年,大家紛紛往里面投放衣服。結果后來被爆出舊衣回收箱里所謂的舊衣,根本不是被回收做慈善了,而是被拿去牟利了。更可惡的是,被回收的衣服并未做好消毒工作,便再次流入市場,性絲毫做不到保障。 那小區的舊衣回收箱究竟是歸誰管,歸哪個部門管呢?一些并非來自慈善機構的私人組織,與社區、物業打或者不打招呼,都可以隨便在小區放置這種回收箱,所以我們也會看到,每個小區的舊衣回收箱并不相同,形形色色的各種類型都有,并沒有統一的標準。
舊衣回收箱是舊衣販子直接的道具,而網絡店鋪及其背后的生產廠家,則是直接的幫兇。問題是,當不法商家肆無忌憚地在網絡店鋪招攬生意的時候,網絡平臺自身的監督管理機制體現在哪里?沒有黑心的買賣,就沒有對愛心的傷害,如果電商平臺能從嚴審核網絡店鋪的經營行為,公眾愛心被欺騙和賤賣的危險將大大降低。
對于普通人來說,既不可能對舊衣回收箱一一驗明正身,在多數時候也難得見到舊衣回收箱的管理者。但對于小區物業管理機構來說,這原本就是應盡的職責和義務。作為小區和秩序的守護者,物業管理人員理應對進入小區的舊衣回收箱進行核實,這是保障小區居民利益的前提,也是避免瓜田李下的做法——任由來路不明的舊衣回收箱坑蒙拐騙,物業管理機構有沒有從中分一杯羹很值得懷疑。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提出疑問,這些舊衣回收箱大都設置在小區內,是否與物業有關呢?
對此,記者聯系了濰坊祥瑞物業黨支部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在幾年前設置了舊衣回收箱,舊衣回收箱進入小區內,必須有社區、街辦等部門審批的相關文件,他們無償提供位置,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方便業主,對于舊衣回收箱的維護和管理以及衣服的去向,不歸物業管。“我們的初衷是為了方便廣大業主奉獻愛心,舊物回收利用,對于具體運作流程不清楚。”該工作人員說。
在采訪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舊衣回收箱的管理一直比較混亂,既沒有主管部門牽頭,也沒有部門進行監管。前幾年,小區里組織設置了一批公益舊衣回收箱,但在實際運行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后期逐漸取消了,現在剩下的多為商業舊衣回收箱。
舊衣回收箱回收具有避免廢舊衣物被污染受潮、便于消費者找回誤丟棄物品、舊衣回收箱,回收舊衣物質量較好更規范、整潔的優點;另一方面舊衣回收箱成本較高存在人為損壞的可能性這是使用舊衣回收箱的缺點
舊衣物都是怎么進行處理再利用的?如果有一顆愛心,可以將衣服捐給有需要的人。放在小區舊衣回收箱,或者在網上查找需要捐贈的地區。小區舊衣回收箱捐贈一定要核實捐贈箱是否為真正的舊衣回收箱,如果衣服相對比較破爛,可以選擇直接扔掉,因為破舊的衣服已經沒有什么回收價值。如果衣服質量尚可,可以放到舊衣回收箱里或旁邊,如果有需要的人自然會來將其取走。
舊衣服除了放舊衣回收箱之外,也可以進行改、送等。對于色彩絢爛或布料較好的衣服,可以選擇舊衣服改造,比如將長袖改短袖、短袖改背心,編織成防滑墊,做成抹布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