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999年約40年間,西方 的不銹鋼產量從215萬噸猛增到1728萬噸,增加了約8倍,平均年增長率約為5.5%。不銹鋼主要用于廚房、家電、運輸、建筑、土木各領域。在廚房器具方面主要有水洗槽和電氣、煤氣熱水器,家電產品主要有全自動洗衣機的滾筒。從節能和再循環等環保的觀點看,不銹鋼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在運輸領域主要有鐵道車輛和汽車的排氣系統,用于排氣系統的不銹鋼在每輛車中約為20-30kg,全世界的年需求約100萬噸,這是不銹鋼 的應用領域。在建筑領域,近的需求急劇增長,如:新加坡地鐵車站的防護裝置,使用了約5000噸的不銹鋼外裝飾材。再如日本1980年以后,用于建筑業的不銹鋼增長了約4倍,主要用作屋頂、大樓內外裝飾和結構材。80年代,在日本沿海地區使用304型無涂漆材作為屋頂材料,從防銹考慮,逐步轉變為使用涂漆不銹鋼。進入90年代,開發了具有高耐蝕性的20%以上高Cr鐵素體系不銹鋼,被用作屋頂材料,同時為了美觀性,開發了各種表面精加工技術。在土木領域,日本的水壩吸水塔使用不銹鋼。歐美的寒冷地區,為防止高速公路和橋梁的凍結需撒鹽,這就加速了鋼筋的腐蝕,所以使用不銹鋼鋼筋。在北美的道路中,近3年間約有40處采用了不銹鋼鋼筋,每處的使用量為200-1000噸,今后不銹鋼在該領域的市場將有所作為。

0Cr18Mn13Ni3N鋼對不同大氣環境中的耐銹性良好,只是在海洋大氣中會有輕微的表面腐蝕。在弱酸和點腐蝕環境中耐蝕性與0Cr19Ni9鋼相當,但在強腐蝕性條件下比0Cr19Ni9鋼稍差。以低應力水平下耐應力腐蝕破裂性能優于0Cr19Ni9,在高應力水平下與0Cr19Ni9鋼相同。對于硝酸法(65%HNO3,沸騰)和硫酸銅法晶間腐蝕檢驗,非焊及焊接試樣均能通過。 工藝性能 0Cr18Mn13Ni3N鋼的工藝性能良好,用生產常規奧氏體不銹鋼的通用裝備和技術可容易地生產出各種熱加工材和冷加工材。與常用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相比,由于強度較高,變形抗力稍大。熱加工的溫度范圍是1150-900℃,正確的熱處理制度為1010-1100℃加熱后水冷。

不銹鋼的分類、主要成分及性能比較 分類大概成分(%)淬火性耐蝕性加工性可焊接性磁性C Cr Ni 鐵素體系 0.35以下 16-27 - 無佳尚佳尚可有 馬氏體系 1.20以下 11-15 - 自硬性可可不可有 奧氏體系 0.25以下 16以上 7以上無優優優無 以上分類僅是按鋼的基體組織分的,由于鋼中穩定奧氏體及形成鐵素體的元素的作用不能互相平衡,以及由于大量的鉻使平衡圖S點左移,工業中應用的不銹鋼的組織除了上面講的三種基本類型以外,還有馬氏體—鐵素體,奧氏體-鐵素體,奧氏體-馬氏體等過渡型的復相不銹鋼,以及具有馬氏體-碳化物組織的不銹鋼。 工業上應用的不銹鋼按金相組織可分為三大類: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可以把這三類不銹鋼的特點歸納(如下表),但需要說明的是馬氏體不銹鋼并不是都不可焊接,只是受某些條件的限制,如焊前應預熱焊后應作高溫回火等,而使焊接工藝比較復雜。實際生產中一些馬氏體不銹鋼如1Cr132Cr13以及2Cr13與45鋼焊接還是比較多的。

不銹鋼加工、施工保管和運輸 深加工:易產生磨擦熱量所以使用耐壓、耐熱性高不銹鋼種同時成型加工結束后應除掉表面附著的油。 焊接:焊接之前應徹底除掉有害于焊接的銹、油、水份、油漆等,選定適合鋼種的焊條。點焊時間距比碳鋼點焊間距短,除掉焊渣時應使用不銹鋼刷。焊完以后,為了防止局部腐蝕或強度下降,應對表面進行研磨處理或清洗。 切斷以及沖壓:由于不銹鋼比一般材料強度高,所以沖壓以及剪切時需要更高的壓力,而刀與刀間隙準確時才能不發生切變不良和加工硬化, 采用等離子或激光切斷,當不得不采用氣割或電弧切斷時,對熱影響區進行研磨以及必要進行熱處理。 折彎加工:簿板可以折彎到180,但為了減少彎面的裂紋同半徑大小 2倍板厚的,厚板沿壓延方向時給2倍板厚半徑,與壓延垂直方向彎曲時給4倍板厚的半徑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在焊接時,為了防止加工開裂應對焊接區進行表面研磨。 施工以及施工注意點 為了防止施工時產生劃傷以及污染物附著,貼膜狀態下進行不銹鋼施工。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粘貼液的殘留按照貼膜使用期限,施工以后除掉貼膜時應進行表面洗滌,并使用專用不銹鋼工具,與一般鋼清潔公用工具時,為了不讓鐵屑粘著應進行清掃。 應注意不讓具有很強腐蝕性的磁性以及石奢清潔用藥物接觸到不銹鋼表面,若接觸時應立即進行洗滌。施工建設結束后應用中性洗滌劑以及水洗滌表面附著的水泥、粉灰等到物。

點擊查看昌盛源金屬有限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