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粘土、砂土、壤土均可,但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好。土層淺薄、石礫過多的粘重土壤,須改良后方可種植。適應酸堿度的范圍為PH值5.3—8.2,適為5.4—6.8。低于5.4,過酸,易出現缺硼、缺鈣引發的縮果病和苦痘病;高于7.8,偏堿,易出現缺鐵,引起葉片失綠。
具體管理:園地和砧木的選擇:紅富士蘋果應栽培在排水好的地方,丘陵山區應栽培在背風向陽坡面,選擇中性一酸性土壤,同時選擇抗性強的砧木,如圓葉海棠,矮化密植栽培可選用M26、MMI06、M7作中間砧,為了增加抗寒性,可高接在2~5年生的國光樹上。栽植密度:喬砧普通型紅富士以每公頃栽植405~660株(每畝栽27~44株),株行距選用3~4米×5~6米。矮化中間砧(M26、MM106、M7)品種每公頃栽660~990株(每畝栽40~66株),株行距選用2.5~3米×4~5米。
整形修剪:紅富士幼樹要注意開張角度,對中心干和延長枝適當短截,其他不影響樹形的枝條要輕剪長放。注意培養比較松散,層次清楚的樹體結構,及時疏除過密的發育枝、競爭枝、保持內光照充分,對結果枝要注意短截回縮。合理配置授粉樹:紅富士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建園時必須合理配置授粉樹,栽植普通型紅富士時,金冠、王林、紅星、津輕、一均可作為其授粉樹,短枝型紅富士則應以短枝型品種金矮生、新紅星、艷紅、超紅、首紅為其授粉品種。
授粉樹的配置形式在密植情況下以株間配置較好,一般每4~5株配置1株授粉樹。如果是行間配置則應每4~5行配一行授粉樹,授粉樹比例一般以15%~20%左右為好。人工授粉與疏果:紅富士自花坐果率很低,必須不失時機地進行人工授粉,即使有授粉樹也要進行,坐果后嚴格按枝果比4~5:1的要求疏果,只留中心單果,以防負載量過高,影響樹勢和果實品質。注意防寒:北方紅富士栽培區,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凍害和抽條,輕者影響產量,重者死樹。因此除在建園時選擇小氣候條件好,有利于防寒抗凍的地方外,在栽培上要對幼樹采取保護措施,如綁草、封土堆等。
我司是一家集生產、銷售于一身的現代化企業。公司在冠縣農業發展產業園區,公司一向秉承'客戶至上,品質優質的企業精神,堅持創造高科技與人性化的現代空間格局設計,以卓越的設計理念、優異的產品質量、專業完善的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公司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并以快捷的運送,專業的安裝等一條龍服務,為顧客創造品位超凡,優質舒適的空間環境!主要產品有: 蘋果種植基地,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必定能達到客戶的要求!
紅富士樹冠中長、中、短枝的比例,因樹齡和樹形而異,隨著樹齡增加,中長枝所占比例減少,短枝量增加,4~5年生時,短
枝和葉叢枝可達60%~70%,長枝降到20%左右。高接枝齡3~4年生時,短枝和葉叢枝即達70%。紅富士幼樹或健壯枝條有明顯的
腋花芽結果習性。初結果期的樹,長果枝和腋花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很快會轉向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盛果期短果枝結果約占
70%。
紅富士蘋果樹坐果率較高,在正常授粉情況下,花序坐果率達70%左右,花朵坐果率16.2%~40%。果臺枝的抽生能力比國光強,
但果臺枝較細,連續結果能力較差,可連續結果2年的僅占5.7%,隔年結果的占77.2%,隔2年結果的占17.2%。修剪不當,有
大小年結果現象 。
紅富士結果早,豐產。喬砧樹4~5年開始結果,矮砧樹3年開始結果,5年后進入盛果期,比國光、紅元帥提早2~4年結果。典
型高產園4年生每公頃產量2.85萬公斤(畝產1900公斤)。例如北京市西山農場的長富2喬砧密植園,在加強綜合管理,采用促
花措施后,定植第二年見花,第三年結果,開花株率54.4%,第4年開花株率達97%。平均每公頃產量6511.5公斤,第五年高株產
75.3公斤,每公頃產量1.8萬公斤。原產歐洲東南部,土耳其及高加索一帶。1870年前后始傳入我國山東,諸城市自1982年開始
引進繁育紅富士蘋果,共引進長富1、長富2、長富6、秋富1、巖富10共五個單系,成為山東省較早發展紅富士蘋果生產的縣市
之一。近幾年在遼寧及華北、西北各省廣泛栽培。
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喬化砧和矮化砧。常用喬化砧有:楸子、西府海棠、山荊子,矮化砧主要引進英國品種。采用寬
行密植,行向南北。偏南部地區秋冬土壤封凍前栽植,偏北部地區春季解凍時栽植。蘋果自花結實力差,栽植時必須配置授粉
樹。
種子:為胚囊中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果肉
生長,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種子充實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
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樹和改善授粉。
外部條件
溫度:蘋果是喜低溫干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于
-12℃,夏季高月均溫不高于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
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低溫時間不足,發葉、開花推遲而不整齊,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動,到了5月鱗片松開
脫落,成為枯樁,嚴重降低產量;低溫低于-30—-32℃,又發生凍害。
雨量:蘋果雖原產在夏天干燥的內陸氣候地區,喜較干燥環境,但生長期仍需充足水和適宜的空氣的濕度,才能正常生長發育
;但雨量過多,濕度過大,又會導致枝葉茂密,病蟲害嚴重,果實色差,糖低酸濃。一般以年雨量500—1000毫米、空氣濕度
60%—70%為宜。
光照:蘋果是喜光性果樹。據測定,多數品種的光補償點為600—940勒克斯,飽和點為24000—75000勒克斯。光照不足,直接
降低光合作用和樹體營養水平,并影響果實著色和糖分轉化;強烈的直射光過多和照射時間過長,又易引起枝干和果實灼傷。
所以一定要選好園地和做好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和葉幕層合理,才能避免前述弊端。
地勢:平地、山地、海灘、河涂都可種植,但以向陽、開闊、背風、四周植被較好的緩斜地,光照好,灌排方便,種植好;洼
地、箐溝,雖土層深厚,但光照差,雨季易積水,空氣濕度過大;陡坡地,土層淺薄,土壤瘦,水土流失重,均不利于果樹生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