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細介紹
滁州JKMD-3.5x4P品質過關
礦用絞車、絞車、JTP絞車維護保養制度
為了能使絞車達到 的使用效果,必須按時對絞車進行維護和保養。機器的保養包括日常注意機器的工作狀況,有系統的潤滑,對所有的磨擦表面進行日常的檢查和有計劃的修理維護。
一、維護保養
1、日常維護
(1)每班運行前先檢查絞車主機系統(包括卷筒、天輪、鋼絲繩、電機、減速機、聯軸器、盤形制動器、深度指示器)、液壓系統、電控及信號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電器儀表等,確認無異常方可開機。
(2)每三天應對主軸承、天輪軸承加注潤滑脂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應更換一次液壓站和減速機的油液,使用中若發現油液中有大量氣泡和沉淀物應立即更換。
(3)制動閘瓦與閘盤表面不能有油污,若發現有油污,必須及時,以免影響。
(4)當閘瓦間隙達到1.5mm時,應及時調整閘瓦間隙。新裝或更換閘瓦時,要對閘瓦進行貼磨,保證閘瓦與閘盤的接觸面積達到閘瓦總面積的70%以上。
(5)從液壓站到制動器的油管內及制動器油缸內不許留有空氣,否則將延長松閘時間。當發現松閘時間延長時,應該及時將空氣排凈。
(6)經常檢查深度指示器減速、過卷開關,防止螺絲松動、位置改變。并保持開關的清潔,以免灰塵等臟物卡住,造成減速、過卷失效。
(7)檢修制動器和液壓站時,除應使電磁閥斷電外,還應利用鎖緊器將卷筒鎖住確保,開車前切記要去掉鎖緊器連接件。
(8)要定期檢查減速器的使用情況,若發現有異常響聲和振動或齒面有進展性的點蝕或大面積擦傷現象時,應及時停車檢查處理。
(9)每班下班時要將機器表面的油污和灰塵擦拭干凈,并打掃機房衛生,保持機房整沽干凈。
2、一級技術保養:按照”日常維護”項目進行,并增添下列工作。
(1)檢查減速機潤滑油油位;
(2)電動機檢查保養;
(3)檢查并調整開式齒輪嚙合間隙;
(4)檢查制動器制動磨損情況;
(5)各連接緊固件調整緊固;
(6)檢查設備各部潤滑情況;
3、二級技術保養及維修
(1)每年進行大修保養一次,更換磨損了的軸承及其它易損件。
(2)檢查調整制動器,使用維護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首先應將彈簧力釋放到小值,然后再旋轉拉桿。
②使制動器處于閉合狀態,繼續旋轉,使制動器推桿的升起,隨著制動襯墊的磨損,工作行程逐漸增大,H1值逐漸減小。當減小到5mm時,需及時按以上方法重新調整,否則制動失效。
③制動力矩的調整:松動螺母,夾住螺桿的尾部方頭,轉到動螺母,使彈簧安裝長度符合銘牌上所給參數要求,調整好后將螺母擰緊即可。
④制動瓦退距的調整:當制動瓦打開時調整螺栓,使兩邊退距保持一致。
⑤固定制動瓦的螺母,應松緊適當,使制動瓦與制動輪可以隨位。
(3)更換減速機內潤滑油。
(4)電動機拆檢,向軸承內添加潤滑油。
JTP礦用絞車、絞車、JTP絞車副提換繩時的作業規則為保證生產,為了鋼絲繩拆卸和纏繞,特制定如下措施。作業步驟:1、 作業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嚴格遵守本措施作業。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帽。3、登高作業人員必須配戴保險帶,必須穿滑鞋,戴帽。4、拆繩和纏繩時,鋼絲繩運動路線的正下方不得有人員逗留。5、任何人發現異?;螂[患,必須立刻匯報至指揮人員,以便采取措施6、拆繩和纏繩時準備扳手、手鉗、大錘、撬棍鉛絲、調度絞車等所須工具材料。需要人員:絞車司機2名,滾筒撥繩工2名,井口指揮1人,車房指揮1人,車房撥繩工2名,電工1名,安裝鉗工2名,絞車維修工1名。7、絞車副提罐籠先提至井口,主提罐籠放至井底支罐器。用三根4”鋼管副提罐籠支穩。拆開副提楔形繩環,將副提現有鋼絲繩人工纏繞到預先預備的木制繩滾筒上,邊人工向木滾筒上纏繞,邊開動絞車放繩。(此時主提罐籠將隨著副滾筒放繩而至井口)8、主提罐籠升至井口后,絞車停止。人工將副滾筒剩余幾圈鋼絲繩拆除,將鋼絲繩用粗麻繩拴住,人工松繩通過天輪放至地面。9、將新鋼絲繩滾筒用支架支好,使之易與轉動拆繩。用麻繩將鋼絲繩頭拴牢,麻繩通過副提天輪,另外一端安排十幾力工用力拉,將鋼絲繩帶過天輪。10、將鋼絲繩繩頭通過絞車房下繩孔,拖至絞車滾筒上。11、固定鋼絲繩頭于絞車滾筒繩卡上,固定牢靠。
萬豐礦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礦用絞車、絞車、JTP絞車的維修步驟和方法。礦用絞車的生產中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礦用絞車工作完成后的維護工作,做好礦山設備的維修工作是煤礦順利開采的重要保障,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礦用絞車的維修方法:一、礦用絞車維修方法針對不同維修對象需采用不同維修方法。一般常見的礦山設備維修方法有事后維修、維修和維修等。1 事后維修設備發生故障或性能劣化不符合生產要求時進行的計劃外修理。2 維修①以時間或工作量為基礎的維修。定期修理—根據規定的修理周期結構,修理間隔期和修理項目,按期修理,但要根據修前預檢和修時判定的零件磨損程度確定是否更換新件②以技術狀態為基礎的維修。改善維修—主要從故障分析發現設計制造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修理采用改善措施。3 維修設計新設備時,根據使用部門反饋的信息,采取對策,以提高新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