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細介紹
橋式濾水管工程降水方法一、降水方法選擇(一)基本要求(1)選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組合方法。(2)當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開挖面,需要采用降低地下水方法疏干坑內土層中水。在軟土地區基坑開挖深度超過3m,一般就要用井點降水。開挖深度淺時,亦可邊開挖邊用排水溝和集水井進行集水明排。(3)當基坑底為隔水層且層底作用有承壓水時,應進行坑底抗承壓水突涌驗算。當坑底含承壓水層且上部土體壓重不足以抵抗承壓水水頭時,應布置降壓井降低承壓水水頭壓力,防止承壓水突涌,確保基坑開挖施工。(4)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邊環境時,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二)工程降水技術方法井點降水方法的選用二、常見降水方法(一)明溝、集水井排水(1)當基坑開挖不很深,基坑涌水量不大時,集水明排法是應用廣泛,亦是簡單、經濟的方法。明溝、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兩側或四周設置排水明溝,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設置集水井。(2)排水明溝宜布置在擬建建筑基礎邊0.4m以外,溝邊緣離開邊坡坡腳應不小于0.3m。排水明溝的底面應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應比溝底面低0.5m以上。(4)當基坑開挖的土層由多種土組成,中部夾有透水性能的砂類土,基坑側壁出現分層滲水時,可在基坑邊坡上按不同高程分層設置明溝和集水井構成明排水系統。(二)井點降水當基坑開挖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圍護結構時,應選擇井點降水方法。當基坑(槽)寬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6m時,可采用單排井點,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側;當基坑(槽)寬度大于6m時,宜采用雙排井點,布置在基坑(槽)的兩側;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采用環形井點。挖土運輸設備出入道可不封閉,間距可達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井點管距坑壁不應小于1.0~1.5m,距離太小,易漏氣。井點管的入土深度比所挖基坑(溝、槽)底深0.9~1.2m。三、基坑的隔(截)水帷幕與坑內外降水(一)隔(截)水帷幕當地下含水層滲透性較強、厚度較大時,可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坑內井點降水相結合或采用懸掛式豎向截水與水平封底相結合的方案。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漿、旋噴法、深層攪拌水泥土樁擋墻等結構形式。(二)隔(截)水帷幕與降水井布置(1)隔水帷幕隔斷降水含水層(落底式)基坑隔水帷幕深入降水含水層的隔水底板中,井點降水以疏干基坑內的地下水為目的。這類隔水帷幕將基坑內的地下水與基坑外的地下水分隔開來,基坑內、外地下水無水力聯系。此時,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內,降水時,基坑外地下水不受影響。(2)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隔水頂板中隔水帷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頂板中,井點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壓含水層的水頭,防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壓水突涌為目的`。這類隔水帷幕未將基坑內、外承壓含水層分隔開。由于不受圍護結構的影響,基坑內、外地下水連通,這類井點降水影響范圍較大。此時,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基坑外側。(3)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中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壓水含水層中,如果基坑開挖較淺,坑底未進入承壓含水層,井點降水以降低承壓水水頭為目的;如果基坑開挖較深,坑底已經進入承壓水含水層,井點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壓水水頭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壓含水層為目的。應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內側,這樣可以明顯減少降水對環境的影響。【二建《市政工程》高頻考點:工程降水方法】相關文章:09---311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