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階段控制工程預算的方法一般有:
1)進行多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擇優確定 建設方案;
2)建立科學決策體系,合理確定投資估算;
3)客觀、認真的做好項目評價;
4)推行和完善項目法人責任制,從源頭上控制工程項目投資。
工程預算編制過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工程的設計文件、技術文件、現場勘查情況和施工條件。
(2)按國際清單要求設定清單項目 ,準確表述工作內容與工作要求,規范使用計量單位。
(3)清單項目設置完整,不漏項。
(4)工程量計算必須準確,不然給投標人實施不平衡報價以可乘之機。
工程預算具體流程如下。
(1)構建信息庫基于已有工程信息,包括工程特征因素與工程預算等材料,構建造價信息庫。
(2)取值結合公路工程施工要求,明確各類特征因素,包括評價指標,確定數據取值。
(3)選取輸入與輸出向量基于模糊神經思想法,在造價信息庫內,至少選擇3個已完成施工的項目,作為基礎數據,以供神經網絡學習與訓練。輸入向量選擇為各類特征因素值,輸出向量為造價估算值。
工程預算編制過程中,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應由下列七項費用組成:(1)折舊費:指施工機械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陸續收回其原值的費用。(2)大修理費:指施工機械按規定的大修理間隔臺班進行必要的大修理,功能所需的費用。(3)經常修理費:指施工機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排除所需的費用。包括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與隨機配備工具的攤銷和維護費用,機械運轉中滑與擦拭的材料費用及機械停滯期間的維護和保養費用等。(4)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安拆費指施工機)在現場進行安裝與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以及機械輔助設施的折舊、搭場外運費指施工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地點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施工地點運至另一施工地點的運助材料及架線等費用。(5)人工費:指機上司機(司爐)和其他操作人員的(6)燃料動車費:指施工機械在運轉作業中所消耗的各種燃料及水、電等。
工程預算審計方法還有很多各有各的優缺點 ,要提高審計效率,關鍵是要會選擇。政府投資項目范圍廣泛 ,各項目的建設難度、標準也不一致。另外,政府工程經常受到人為因素和自然條件的影響,往往建設時間長,存在較多的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 ,有的項目在審計時已經發生變化 ,甚至無法進行現場取證。這些因素決定了工程預算審計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風險性。因此,選擇審計方法時,既要考慮不同的審計階段和審計內容,還要結合審計目標,注意審計方法之間的交叉使用和外部審計條件的許可,做到有的放矢、科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