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筑鋼材價格依舊偏弱運行。上周末T2紫銅管漲給市場帶來了短暫的拉漲行情,周一開盤市場價格大漲70-100元/噸,然而周二開始市場緩慢平息下來,終端采購稀疏,期螺沖高后又回落,本高漲的拉漲情緒一下消失,商家多出貨操作,價格又回歸弱勢,周四、周五兩天,鋼坯漲幅再現,但此次漲價,市場并未有什么動靜,而是維持出貨節奏。整體來看,目前鋼廠和市場均有良好的利潤空間,建筑鋼材市場整體持穩。本周建筑鋼材市場價格先揚后抑,成交短暫好轉后再度陷入低迷。受鋼坯、期鋼上漲的影響,市場心有所回暖,部分品種報價拉高,下游采購有所增多,不過成交并沒有能持續放量,隨著期貨市場的再度回落,市場悲觀情緒加重,商家出貨意愿增強,建筑鋼材價格再度下跌。需求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市場整體趨弱的格局仍將延續。不過近兩日北方坯料價格連續上漲且成交活躍,而且唐鋼、承鋼、日照等鋼廠有減產檢修的安排,預計下周建筑鋼材價格跌幅空間有限,短期內維持弱穩運行。鋼廠資金緊張的情況并未有好轉;因下游終端需求不足,鋼廠在高位生產后導致內部庫存滯留量較大;為刺激下游及代理商拿貨,讓利市場依然是其主要操作,讓利和內部庫存占壓資金,加上銀行貸款門檻提高、對中小鋼廠加大抽貸力度,導致鋼廠正常的經營資金偏緊成為常態化。多數鋼廠大幅降低原料庫存周期,使得T2紫銅管等原料市場交易氛圍十分清淡,極大的限制原料消費及成本的回升空間。
銅管質地堅硬,不易腐蝕,且耐高溫、耐高壓,可在多種環境中使用。與此相比,許多其他管材的缺點顯而易見,比如過去住宅中多用的鍍鋅鋼管,極易銹蝕,使用時間不長就會出現自來水發黃、水流變小等問題。還有些材料在高溫下的強度會迅速降低,用于熱水管時會產生不隱患,而銅的熔點高達攝氏1083度,熱水系統的溫度對銅管不足道。 考古學家在埃及金字塔內發現了距今4500年前的銅水管,至今還能使用。
重量較輕,導熱性好,低溫強度高。常用于制造換熱設備(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設備中裝配低溫管路。直徑小的銅管常用于輸送有壓力的液體(如潤滑系統、油壓系統等)和用作儀表的測壓管等。具備堅固、耐腐蝕的特性,而成為現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來水管道、供熱、制冷管道安裝的。
![宜春脫脂氧氣銅管貨源](http://ypmimg.17za.com/UploadImg/828/491_33.jpg)
粗鋼產量及鋼材庫存下降主要受三方面影響:首先,環保因素影響較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再次派出三個組分別進駐河南、云南以及江蘇三個省份進行環境保護督察,河南、江蘇兩省受影響較大,部分鋼企至今仍處于停產狀態。其次,7月下旬暴雨天氣較多,多地洪澇嚴重,城市交通受到巨大影響下,影響鋼廠原料的流入與成材的流出,部分鋼廠選擇此時進行產線檢修。再次,7月是我國傳統鋼材市場淡季,高位天氣下終端需求不佳,鋼廠成品材出貨較為困難,且行情波動影響下,紫銅管貿易商整體囤貨意愿較低。
唐山8月16日-31日再次開啟限產模式
具體如下:16日0時至31日24時路北、開平、豐潤、古冶、豐南和灤縣鋼企燒結限產50%,其他區域燒結限產30%;古冶、豐南焦企出焦延長至48小時,其他區域延長至36小時,露天礦山全部停產,所有燃煤軋鋼企業停止排放污染物
有關專家指出,依據中國空調和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中國銅管市場盡管風云變幻卻暗藏商機,未來10年將是中國銅管業發展的重要時期。另外,企業間的聯合、重組、改制等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所在,進軍海外市場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銅管產業已經實現質的飛躍專家分析,銅管是中國銅加工材生產中發展快產品之一。2002年中國銅管的生產量已接近世界銅管總產量的1/5。而以2002年中國空調產量2700萬臺來估算,僅普通內螺紋銅管的使用量就達到5.4萬噸。
因此,如果在2005年中國的空調產量達到3050萬臺,那么普通內螺紋銅管的用量就將接近9.2萬噸。由此,行業專家認為,未來10年將是中國銅管業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銅管的產量平均將可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而在2005年之前,這一增長速度甚至可以達到8%。據中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銅管材審查部介紹,目前,上報申請銅管材生產許可證發證的企業共有260家。由此推算,中國銅管材生產企業應該在300家左右。根據CRU的 資料分析,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當今世界第二大銅管生產及消費 , 2002年銅管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達到了46萬噸、48.1萬噸,與2001年相比,增幅分別高達15%及10%。如果按平均年增長率8%計算,到2005 年和2010年中國銅管的消費總量將分別達到56萬噸、82萬噸,說明中國銅管市場極其廣闊。經過近10年來的一系列技術改造和規模擴張,中國銅盤管的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量和質量都有了歷史性的飛躍,基本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底,中國銅盤管的產能約在30萬噸,居世界 位;當前實際生產銅盤管約為12萬噸,其中內螺紋盤管約為6萬噸,不僅能夠滿足中國市場的需要,還有部分出口,遠銷海外。散熱銅管需求強勁近幾年來,除了西方 銅管生產逐年有所下降,加上嚴厲打擊走私外,中國的空調器制造業發展增速,為中國銅盤管生產創造了一個極好的機遇。
1998年,中國空調器的總產量已突破1000萬臺,2001年突破2600萬臺,2002年突破3000萬臺,目前中國產能約為4000 萬臺。為適應空調行業的發展,截至2000年底,中國銅盤管、空調管產能已增加到28萬噸,比1990年增長約4倍。銅盤管由于性能穩定、同一性好、落料時效和成材率高,所以絕大部分空調器制造廠家,均使用銅盤管,盤重為100 ~200公斤。為進一步提高熱效率和節能水平,制造節能環保型空調器,就必須使用內螺紋銅盤管,它與光管相比,內表表面積增加了2~3倍。此外由于內螺紋使介質形成湍流,加快其流速,從而導熱能力比同規格的光面管材大為增強,使熱效率提高20%-30%,可節能15%。截止到2002年底,空調器生產廠家內螺紋銅管的使用量已達到銅盤管總使用量的50%,2003年估計要超過 60%(主要空調器廠家在2003年內螺紋管的使用量可達70%),到2 005 年將高達80%。也就是說,2001年、2002年和2005年,空調器對銅盤管的需求總量分別為6萬噸、 8萬噸和15萬噸,其中內螺紋銅盤管的總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萬噸、5萬噸和12萬噸。進軍海外市場成了企業發展的選 擇目前,從市場供需方面看,中國銅盤管已經供大于求。2002年是中國銅管盤市場有史以來競爭激烈的一年。一方面,中國空調產業的持續發展,拉動了中國銅管消費的持續增長,為銅盤管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隨著空調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對銅管的質量和技術要求愈來愈高,供大于求市場格局促使銅管市場的競爭 天升級,迫使各生產企業不斷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在產業規模和產品質量上尋找出路,市場成為配置中國銅管生產要素的主體。專家們預測,未來10年內,在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銅管的品種、生產技術和裝備等方面也將發生相應的轉變。其中空調致冷散熱管將逐步實現全部內螺紋化,并向小直徑、復雜齒型、高散熱、高清潔度的方向發展,同時焊接散熱管、外翅片管的生產與應用也將取得突破性進展。與此同時,中國銅管生產的技術及裝備水平也將得到,即臥式鑄造-行星軋制-盤拉和上引冷加工方法將受到更多企業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