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pmimg.17za.com/User/3649/hflogo1.jpg)
![](http://ypmimg.17za.com/User/3649/hflogo2.jpg)
![](http://ypmimg.17za.com/User/3649/hflogo3.jpg)
更新時間:2025-02-10 08:50:57 瀏覽次數:4 公司名稱:邯鄲 中祥氫氧化鋰回收公司有限公司
產品參數 | |
---|---|
產品價格 | 250000/噸 |
發貨期限 | 當天 |
供貨總量 | 50 |
運費說明 | 自提 |
最小起訂 | 1 |
質量等級 | 合格品 |
是否廠家 | 否 |
產品材質 | 鋰 |
產品品牌 | 中祥化工 |
產品規格 | 全規格 |
發貨城市 | 蘇州 |
產品產地 | 回收廢舊三元正極材料 |
加工定制 | 否 |
產品型號 | 工業級 |
可售賣地 | 全國 |
產品重量 | 25 |
產品顏色 | 白色結晶 灰色粉末 |
質保時間 | 12 |
外形尺寸 | 1-1 |
適用領域 | 電池 醫藥 工業 |
是否進口 | 否 |
質量認證 | ISO9001 |
產品功率 | 0.166 |
工作溫度 | 60 |
呂梁回收三元正極材料 呂梁回收工業級碳酸鋰 回收氫氧化鋰 回收鈦酸鋰 回收乙酸鋰 回收鎳鈷錳酸鋰 呂梁回收碳酸鋰關于鈷,在早期的中國就已知并用于陶器釉料,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制造有色玻璃,生成深藍色。中國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藍色也是由于有鈷的化合物存在。含鈷的藍色礦石輝鈷礦CoAsS,中世紀在歐洲被稱為kobalt,首先出現在16世紀居住在捷克的德國礦物學家阿格里科拉的著作里,這一詞在德文中原意是“妖魔”。這可能是當時認為這種礦石是無用的,而且由于輝鈷礦中含砷,妨害工人的身體才使用的。今天鈷的拉丁名稱cobaltum和元素符號Co正是德文中“妖魔”一詞而來,這是由于當時的人們對新事物的不了解所致。1753年,瑞典化學家格·布蘭特(G.Brandt)從輝鈷礦中分離出淺玫色的灰色金屬,這是純度較高的金屬鈷。因此布蘭特被人們認為是鈷的發現者。
回收氫氧化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LiOH,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強堿性,1mol/L溶液的pH約為14,pKb = -0.04,主要用于制備鋰鹽及鋰基潤滑脂、堿性蓄電池的電解液、溴化鋰制冷機吸收液等。
物理性質
密度:1.43g/cm3呂梁回收碳酸鋰
熔點:462℃
沸點:925℃
外觀:白色結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3]
化學性質
1、顯色反應
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而其濃溶液經實驗驗證,可以使酚酞變性,使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類似于濃NaOH)。
2.與酸中和
HCl+LiOH=LiCl+H2O
3.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2LiOH+CO2=Li2CO3+H2O(該反應在航天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4.與金屬鹽溶液反應
FeCl3+3LiOH=Fe(OH)3↓+3Li 呂梁回收電池級碳酸鋰
呂梁回收碳酸鋰 回收氯化鋰為氯化鈉型結構,其中的化學鍵并非典型的離子鍵,因此它可以溶于很多有機溶劑中,與乙醇、甲醇、胺類都可以形成組成不同的加合物。這個性質可用來從堿金屬氯化物中分離出氯化鋰。
受鋰較小的離子半徑和較高的水合能的影響,氯化鋰的溶解度比其他同族氯化物都要大得多(83g/100mL,20 ℃)。 它的水溶液呈堿性。
制備方法 呂梁回收氯化鋰 回收乙酸鋰 回收鈷酸鋰 回收鎳鈷錳酸鋰
蒸發LiCl水溶液可得LiCl·2H2O結晶,高于98℃可得無水鹽,但加熱至結晶水脫盡前即同時水解失去部分HCl,而使產物呈堿性 [3] 。純無水LiCl(水溶液的pH=6~7)需要用減壓脫水,與NH4Cl共熱,在干燥HCl氣流中加熱至200℃或無氧條件下用純氮噴霧干燥制得。LiCl·2H2O或無水鹽在空氣中均極易吸濕而至水滴狀。
工業上主要由鋰云母、鋰輝石以及提取NaCl、KCl后的鹽鹵水中提取。通常使用的是由Li2CO3或LiOH與鹽酸作用制得。一些試劑廠生產的無水LiCl往往是在蒸發LiCl水溶液至100-110℃時熱濾而得的塊狀體,其含水量在3%-5%。其反應方程式為:
Li2CO3+ 2HCI → 2LiCl + H2O + CO2↑
回收庫存氫氧化鋰 回收氯化鋰 回收碳酸鋰
呂梁回收碳酸鋰危險性概述
危害:誤服中毒后,主要損及胃腸道、心臟、腎臟和神經系統。中毒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瀉、頭痛、頭暈、嗜睡、視力障礙、口唇、四肢震顫、抽搐和昏迷等。 [4]
環境危害: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4]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 [4]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4]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4]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4]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