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探索CMMI認證過程簡單的奧秘嗎?不妨點擊這個產品視頻,它將帶您走進一個精彩絕倫的世界,讓您對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
以下是:CMMI認證過程簡單的圖文介紹
博慧達ISO9000認證有限公司成堅持走品質與服務路線、生產優質 江蘇泰州ISO9000認證產品、做到貼心服務,追求 江蘇泰州ISO9000認證產品無憂服務的雙重效果。
ISO20000認證的關鍵點 1. 確保各項服務管理計劃均有實施憑證 服務管理計劃憑證指的是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審計憑證。大多數這些關于服務管理計劃和操作的憑證應該存在于正式的文檔,確保各項工作都在按照計劃進行實施。 2. 文檔管理規范 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來保證各流程服務特性被恰當的描述。 3. 各類文檔的存檔方式 為確保已有憑證的可用性,需要建立起一套將各類文檔保護起來的備份策略。 ISO 20000認證關鍵點 服務管理中的服務支持人員應該具備由適當的培訓所支持的工作能力。組織應該對每個服務管理角色定義必要的能力,并保證個人能意識到他們自己的工作對整個服務上下的重要性以及對服務品質完成的必要性。組織應該提供培訓或采取行動來滿足這些需要,并實施行動有效性的評估。 組織應該開發和加強員工工作的專業能力。在征召新人的過程中,應該針對職位的描述、服務管理目標和整個服務質量目標檢查職位申請人的情況有效性,確定申請人的特長、弱點和潛在能力。為了安置新的或擴展服務的員工,使用新技術,安排服務管理人員開發項目團隊,不斷計劃和填補由于人員周轉造成的缺口。員工應該在服務管理相關領域得到訓練,應該開發他們的團隊工作和領導技能。對每個人的訓練記錄以及訓練的說明應該被保留。 文檔管理 概述 每一個組織都希望結合自身特色有效管理和實施所有IT服務所需的方針和框架,這就意味著需要制定恰當合理的管理政策、計劃,用以規范、細化相關的活動,使管理使命、目標得以落實。這些管理政策、計劃、活動記錄將以文檔作為載體進行保存,并在實施過程中指導服務開展,成為落實服務管理政策、計劃的保障和檢驗實施效果的依據。 文檔管理(Documentation Management)是針對文檔創建和管理的過程,用以確保服務特性、管理政策、計劃被適時的、恰當的描述,以便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以下是文檔管理相關的一些概念: 受控文檔:指按組織管理要求進行審批、登記、分發并能確保收回、銷毀的文檔。受控文檔需要對文檔的版本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文件的 有效性。一般來說這些文檔是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的,如組織的規章制度。 質量文檔:質量體系要求的各流程各種類型文件和記錄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過程和程序、要求的記錄,以確保服務管理的有效計劃、運行和控制,包括以任何形式或類型的媒體作為載體的文件化的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流程、流程控制記錄等。 文檔訪問控制:文檔訪問控制實質上是對文檔訪問者使用受控文檔的限制,它決定是否允許訪問者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借閱、更新、發布等操作。并通過制度及工具確保只有經授權的用戶,才允許對相應的文檔進行相關操作。 目標 文檔管理的目的在提供服務管理政策、計劃和方法以及任何與這些相關的行動的憑證,以達到有效管理和實施IT服務的政策和框架這一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 完善組織的質量文檔管理,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個場所都能得到和使用相應體系文檔的有效版本。 (2) 建立不同類型文件和記錄的編制、評審、批準、保持、銷毀和控制的程序和職責。 (3) 滿足組織文檔內容管理需求,包括建立組織文檔體系架構,規范組織文檔命名規則,對不同類別的文檔的生命周期進行分類管理,包括文檔生成、文檔更新、文檔發布、文檔借閱、文檔銷毀; (4) 完善文檔備份機制以確保文檔的可用性,并針對不同類型的文檔進行分級分類的信息管理,文檔訪問控制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有效的文檔管理可以改善IT服務提供者的管理難度,推動質量體系的落地、促進各流程工作的開展。 與其他流程的關系 文檔管理工作是質量體系實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一定意義上講,ISO 20000的實施就是制定策略及計劃,按照計劃實施,生成文檔、討論文檔并終確定文檔的一系列過程。當然,ISO 20000實施絕不是就是“紙上談兵”,這里所說的文檔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有很多是服務管理方針和計劃、文件化的服務等級協議、方法等,但更加關鍵的是,這些文檔中還包括流程和流程控制記錄等,當具體工作和活動執行過后,文檔就成了審計的憑證。所以,我們可以說,文檔管理與ISO 20000各個流程都息息相關,其專業化程度可以是反映整個ISO 20000管理水平的一個側面。 文檔訪問控制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對文檔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 活動和過程 1. 文檔分類 文檔分類可從多個角度進行,包括從保存介質上的分類、從內容上的分類、從使用范圍的分類等。 一般來說,文檔從內容上分類可分為管理文檔、技術文檔;從保存介質上分,可分為紙質文檔、電子文檔;從使用范圍來分可分為公開使用、內部使用等。 不同的文檔分類方式,對于文檔管理的意義也是不同的,例如對文檔內容的分類,旨在建立文檔知識體系架構,一方面通過統一規劃的文檔架構能清晰地對已有的各個流程的進展情況進行管理、跟蹤、審計,另一方面文檔分類也可指導組織的知識體系建立,是組織整體管理思路的展現。而從文檔使用范圍的分類則提出了對文檔訪問控制的要求。 2. 文檔控制 受控文檔的審批、發布、發放、分發、更改、保管和作廢過程中應符合信息管理流程的相關要求。受控文檔應做好版本管理,以保證需要文檔者獲得 版本文檔。 (1) 文檔的編寫、審核、批準 文檔需按文檔編寫規范進行編寫,文檔內容在發布前須經相關負責人審核以規范文檔格式,確保文檔準確、恰當地描述管理政策、計劃,確保文檔內容的真實性。經審核的文檔由負責人批準后可進行發布。 (2) 文檔發布 文檔由文檔撰寫/修改者提交,經由相關責任人批準后統一、集中的發布在相關處所。為使閱覽者得到和使用相關文檔的有效版本,文檔需進行統一的發布管理以保證文檔發布版本的 性。 (3) 文檔的歸檔控制 各類文檔由文檔管理員根據內容、年度、部門等情況定期進行歸檔。 (4) 文檔閱覽 組織根據信息管理流程對文檔進行分級,對文檔及文檔的歷史版本進行訪問控制,設定各類文檔的訪問列表,并通過工具的使用確保文檔被適當保護的同時也要方便閱覽者閱覽文檔。 (5) 文檔更改/銷毀 文檔由原文檔編制人或相關管理人員進行修改,經負責人審核批準后進行發布,替換老版本。 紙質文檔更改后的文檔按該文檔發放清單逐次回收更替原文檔;文檔更改除特別批準外,一律采用以舊換新方法進行。回收文檔的文檔需進行統一的保管,機密文件應集中銷毀。 (6) 文檔權限管理 文檔權限管理又稱文檔訪問控制,各類受控文檔需按照信息管理流程要求進行分級,并對不同分級的文檔進行權限管理,控制文檔的訪問者,確保信息。文檔權限管理包括對文檔閱覽、文檔上載、文檔修改、文檔審批等權限的集中管理。 (7) 文檔的修訂 文檔不是封閉的、靜止的,隨著業務發展、技術更新,文檔需要不斷地修訂,保持其有效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需求。秉承PDCA的管理理念,對文檔,特別是質量體系文檔提出在規定時間內至少修訂一次的要求,整理文檔修訂計劃,檢驗落實情況,督促文檔及時修訂,確保文檔的有效性。 (8) 制定文檔命名規范 文檔的規范化程度反映出文檔管理的水平,規范化首先需要對文檔進行內容分類,概括同類文檔的共同點,以此作為文檔規范化、模板化的依據。文檔規范化、模板化有利于對文檔進行分類管理,通過經驗累積分析找出各類文檔的不足之處。文檔命名規范屬于文檔規范化的一部分,制定文檔命名規范需要跟據組織需求對文檔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文檔使用相應的命名規范,便于文檔的查找,并為文檔的分類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流程控制 1. 文檔管理流程的角色定義、職責 (1) 文檔管理員 負責管理各類文檔,擬定文檔修訂計劃,根據管理要求對各類文檔進行分級,設置不同級別文檔的權限。組織可根據自身特點設一個或多個文檔管理員管理文檔。 (2) 文檔審核員 負責文檔合規性管理及審計。 2. 管理工具 (1) 電子化的文檔管理平臺 文檔分散為文檔管理帶來許多問題,包括文檔查找、文檔版本控制、文檔管理等。組織建立起文檔管理平臺后,可通過集中文檔、統一管理的方式,在平臺上共享各類工作文檔,提高了文檔的使用頻率,使文檔發揮出 的效用。完善的備份機制,全文檢索功能,文檔版本控制的功能,文檔電子審批功能,文檔歸檔功能,信息權限管理功能等等,為組織提供了、便捷的文檔處理中心,提高了文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 制度評審體制 為保證各類流程管理制度及時更新,組織須規范規章制度建設活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體系,制定流程管理制度更新計劃,定期組織制度評審會,對流程擬新增發布、修訂、合并及廢止的規章制度進行評審。制度評審會對流程管理制度的合規性、合理性、嚴密性和操作性進行評估,并及時廢止失效的制度,確保各流程管理制度能及時優化,同時通過制度評審會,組織內部對各流程管理制度達成一致的見解,為管理流程的落實做好鋪墊。 (3) 關鍵指標KPI指標的設置 文檔管理成功與否在于兩點:其一是否建立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文檔管理體系可通過規范各類文檔的定義,規范文檔的編寫,定義各項工作的可交付文檔,以此來檢查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也便于對文檔的日常維護和查找。當然,合理的文檔管理體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需要長期累積,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適應不斷變化的管理要求。 文檔管理另一個要求就是能夠控制和管理與質量體系有關的文檔資料,確保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起重要作用的各
認為,銀行本身沒有什么污染,不需要推行ISO14000.實則不然. 銀行ISO14000認證也是創建綠色銀行活動的組成部分,對加強銀行內部環境管理,倡導綠色消費,進行環保宣傳,樹立銀行管理新形象大有益處。而綠色銀行成功運行,正是借鑒ISO14000標準的內涵。ISO14000這一科學、嚴密的管理標準,更是在管理系統上保證綠色銀行活動的順利開展、維持和提高。 一、銀行ISO14000認證的環境問題 銀行不存在環境問題,幾乎是社會的共識.實則不然,從我們的咨詢過的銀行來看,銀行消耗大量的水、電。甚至有些銀行不合理的設計造成能源的浪費,使用非環保型的建筑裝修材料對人體產生潛在的危害。 因此,銀行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不容忽視,對銀行的污染排放進行控制和,建立合理的管家方式并鼓勵清潔生產,進行節能降耗,將給銀行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銀行ISO14000認證的意義 銀行ISO14000認證實現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意識到環境管理的重要性.銀行ISO14000認證可以調動銀行環境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銀行的管理水平,樹立企業形象,從管理上和系統上確保銀行持續有效地開展環境管理工作。 1. 銀行ISO14000認證有利于節能降耗,降低經營成本 銀行ISO14000認證分析銀行提供的服務、活動中的環境因素和能資源高消耗處,制定改善方案,進行設備改造,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節能降耗。而有些改善工作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設備和資金,建立科學的管理方式,培訓和教育員工,使他們意識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工作中。據統計,此項工作,可以使銀行的能耗降低10-15%,例如: 節約用電。空調系統的用電量會占銀行總電能消耗的50%,減少空調的用電消耗,會給銀行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通過對空調進行設備控制,加強日常的維護保養、監測和校準,確保制冷機組 的運行狀態。 照明系統用電一般占總用電量的30%,減少照明用電消耗不但節約照明自身用電,而且也減少空調系統的負荷。通過使用節能燈,隨手關掉不需要的電燈,或在確保照明效果滿足客人所需的視覺舒適亮度下減少超額瓦數等多種方法,也可節省用電消耗。重新設計規劃銀行的內部管理規定,從一些管理細節上進行節約用電。例如: 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不要將銀行的室內溫度降至太低,例如夏季溫度為24度,冬季21度。在夏季減少熱量滲透,冬季減少熱量損失,在打掃房間時重新設定房間溫度,關閉/打開窗簾以減少/增加陽光的方式,降低夏季對空調,冬季對取暖的需求,終實現節能降耗。在入住率降低時,考慮關閉整個樓層,關閉整個樓層的空調和能資源消耗系統。節約用水。水資源缺乏和水體污染是我國的環境問題,節約用水也是銀行環境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除交納高額的水費和附加排污費外,使用的熱水直接消耗大量的鍋爐燃料。因此,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分析識別銀行活動中不必要的用水環節,開展節水活動,可以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安裝二級水表,對各部門的用水量進行統計,鼓勵開展節水活動。銀行的用水大戶主要是廚房、廁所。當需要時打開水龍頭避免浪費水等方法,減少廚房的用水量。 滿負荷使用洗衣/洗碗設備、選擇經濟的洗滌劑;加強定期檢查制度,減少設備跑、冒、滴、漏等方法。 2. 銀行ISO14000認證能夠提高銀行員工的環境意識 銀行ISO14000認證運用P-D-C-A的管理模式,對銀行進行精細化管理。通過實施ISO14000變粗放型管理模式為集約型管理,增強銀行的整體管理水平。并優化各方面的管理,做到小環境影響, 物耗能耗, 成本,以及 環境風險的控制。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過程也是企業對全體員工進行教育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全員參與,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環境意識,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更重要的是,員工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工作素質也會提高,并順勢影響到員工的家庭和下一代,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3. 銀行ISO14000認證提高銀行市場競爭力 環境形象對企業發展戰略具有越來越重大的影響。許多具有超前意識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出“環境牌”,積極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并申請認證,意在搶占新一輪市場營銷的制高點。通過ISO14000認證,提高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樹立企業想象;降低成本及資源消耗,實現節能降耗;污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的環境意識。一個能對環境負責的企業,它的產品和服務一定能對用戶負責,讓用戶滿意。實施ISO14000認證已成為代表企業形象的重要因素,很多獲證企業在廣告宣傳中以此表示本企業對環境的貢獻,從而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銀行推行綠色銀行活動,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減少浪費,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實現節能降耗的同時,并沒有降低服務質量和室內環境。相反,隨著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將追求文明生活方式,因此,通過ISO14000認證的銀行具有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三、ISO14000標準的特點 ISO14000是一套科學的管理性標準,適合于任何類型的組織。ISO14000與ISO9000標準有很強的兼容性,一個通過ISO90000認證的銀行將非常容易的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標準對組織的環境表現沒有提出 的要求,僅強調組織的活動符合環境法律法規。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識別組織活動和服務中的環境問題,推行全過程控制和清潔生產,終實現污染、節能降耗、達到企業的永續經營。 ISO14001標準將環境管理體系的要求分成17個要素來描述,當銀行的活動符合17個要素的規定時,說明已基本符合ISO14001標準認證的要求。ISO14000標準遵循了由Chailes Demiry 提出的PDCA管理模式:策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和改進(Action)四個階段,建立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進行ISO14001認證時,均遵循PDCA的管理要求。 四、銀行ISO14000認證在銀行實施的具體要求 1. 策劃階段 根據自身的活動特點確定環境方針,建立總體目標,并制定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 在實施過程中,銀行應首先制定環境方針,明確環境管理的指導思想。收集銀行活動適用的法律與其他要求,識別并評價銀行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環境因素,明確環境管理重點。 銀行業可以從能資源的使用情況和環境污染等方面識別環境因素,例如:用電情況、用水情況、設備運行效率、一次性用品的消耗,廚房和洗衣房的污水排放,噪聲排放,鍋爐廢氣排放,垃圾的分類處理等。 根據重要環境因素和技術經濟條件,銀行確定環境目標和指標要求,并提出明確的環境管理方案,確定實現目標的職責、方法和時間表。環境目標可以從污染物達標排放、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率、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等方面進行考慮。 2. 實施階段 為實現總體目標明確職責,制定相關文件化的管理程序和運行標準對活動的全過程實施有效控制。 銀行ISO14000認證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明確組織各部門職責,任命環境管理者代表負責體系的建立;對員工實施必要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全體員工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工作技能;有效地溝通和交流有關環境管理的信息,注重相關方所關注的環境問題。 建立環境管理的體系文件并納入嚴格的文件管理,確保重要崗位能按文件規定執行。對重要環境影響的崗位和設備制定運行控制程序,并加以日常的設備維護保養,使各類環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識別銀行活動中存在的隱患和緊急意外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應急響應。 3. 檢查階段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對相關活動進行監控,糾正出現偏離目標的現象。 銀行ISO14000認證過程中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對重大環境影響活動與設備運行進行監測,對環境績效和環境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糾正與措施解決問題,防止再次發生。同時定期進行環境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從整體上了解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情況,判斷體系的有效性和對標準的符合性。建立環境管理活動相應的記錄以追溯活動的實施運行狀況,對記錄進行良好的管理。 4. 改進階段 銀行的 管理者在平時檢查的基礎上,定期對環境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審,提出進一步改善意見以達到持續改進之目的。銀行可根據策劃-實施-檢查-糾正改進的管理思路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通過標準宣貫培訓,作初始環境調查,進行體系策劃,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和發布,并根據體系文件的要求運行,進行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并 申請ISO14000認證。
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管理手冊章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1.目的:規定測量管理體系中所有人員的職責。2.范圍:適用于公司測量管理體系有關領導及崗位的職責和權限。3.職責:3.1、人事部負責組織確定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3.2、管理者代表批準計量崗位職責和權限。4.內容:4.1、公司總經理:1)主持公司測量管理的工作,促進各級員工貫徹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標準和實施計量法律法規。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確保公司的測量管理體系按照GB/T19022-2003標準的要求得以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領導、組織公司計量工作,保證其行使監督的權限。3)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提供必需的資源。4)批準《測量管理手冊》、計量方針和目標。5)批準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計量職責和權限,確保公司計量方針和目標得以實現。6)批準公司年度計量工作計劃和重大測量管理改造或創新項目方案。7)主持管理評審會議,確定測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向。4.2、測量管理體系管理者代表:1)確保測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2)向總經理報告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和改進的需求。3)確保在全公司范圍內提高員工的計量意識。4)向公司全體員工傳達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測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5)在測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和保持過程中與咨詢、認證機構保持聯絡。6)組織制定并審核公司測量管理手冊、計量方針和目標。7)批準測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8)任命內部審核組長,開展公司測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下載文檔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34頁)
JCI認證常用的方法? 觀察法 在手術房觀察time‐out 在急診室觀察病患分類(triage) 在急診室觀察會診(consultation) 在病房觀察site‐marking和pre‐anesthesia assessment 在病房及手術室觀察病患交接(handout) 文件審查法 規章制度審查 病歷審查 員工資格審查 員工培訓審查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審查 外包合同審查 設施審查法 病患跳樓防范,包括窗戶和樓頂天臺。 火警逃生標示要能一路指引到室外,消防栓箱的數量要配備足夠,防火門縫要小于1公分,防火門內外的墻上不能有孔洞。 病房出入的管制,監控不能有死角。 洗手槽底下不能發霉,拖把抹布分顏色吊掛,沖眼器配置到位。 每個護士站要有自己樓層的氣體開關閥,病床旁及衛生間必須有求救拉鈴。 墻上的紅色插座是不斷電,白色插座是一般插座,水龍頭旁邊不可以有插座,臨床區域不可以有拖線盤,強弱電箱需上鎖,箱需上鎖備用發電機的定期測試記錄,備用發電機的定期測試記錄柴油儲油密閉室。 臨床單位的干洗手液配備充足,屋頂墻壁吊燈是否容易清潔,干凈和贓物的布草進出醫院的途徑要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