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貼自粘封縫帶特點:1、適用于各種橋梁、路面、機場等瀝青混泥土路面的坑槽挖補處理,可使新舊混合料有效結合在一起。2、防止在處理的原路面裂(接)縫處出現新的裂縫。3、在裂(接)縫處可以形成3mm的粘接防護層。該產品具有極強的粘合力,使新舊混合料牢牢的結合在一起,不會造成位移。4、能滿足任何情況下挖補施工及新舊路面的粘接要求。碾壓采用局部碾壓的方法,其碾壓路線為先四邊后中心、前后左右交替碾壓。然后填入瀝青混合料,可以是熱的瀝青混凝土,也可以選用冷補料。用耙將瀝青混合料攤平,并將較大顆粒瀝青混合料攤至修補區域下層,四周邊緣部分用較細顆粒料。攤鋪時,應先修整邊緣部分使其周圍無縫隙和缺口且飽滿。瀝青混凝土路面養護中自粘貼縫帶的應用,體現了養護工作方針“為主,防治結合”的宗旨。對延長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防止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早 中期破壞具有積極作用,在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較輕時,自粘貼縫帶處理是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通車快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有效延長路面使用壽命的科學養護技術, 隨著自粘貼縫帶處理裂縫的不斷推廣應用,將進一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層抗裂貼主要功能特點:能自行愈合較小的穿刺破損,可自動填塞愈合較小的裂縫??顾毫褟姸雀撸托詢灹?,能有效阻止裂縫再擴張。能有效阻止和防止基層裂縫的發生和發展,能有效對放射性裂縫及分叉裂縫進行處理。工藝簡單,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經濟效益明顯,人工投入少、設備投入小,防水效果好 ,由于其低溫柔性好、黏接力大,貼接壓實后形成無縫隙的黏接層,使雨水不能進入基層裂縫??沽奄N作用機理分析。瀝青路面基層抗裂貼的力學效應表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為一個應力吸收膜,本身屬于一種柔性、韌性、高彈材料可吸收基層裂縫向上發展的應變應力,從而延緩裂縫反射到路面結構部分的時間??沽奄N還具有嵌鎖咬合作用,能顯著提高開裂斷面抗剪切和傳荷能力,間接地提高了基層強度和穩定性。瀝青基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溫特性,可使材料在高溫時不顯著變形和流動,低溫時不會發生脆裂破壞,保持形狀和作用機理不發生變化??沽奄N的優點:(1)應力吸收及抗開裂。高分子抗裂貼在瀝青面層中,能夠將車輪接觸的下面層壓力和輪載邊緣以外區域受到的應力分散,在兩塊受力區域之間形成緩沖帶,使此處應力逐步減小,減少應力集中對瀝青面層的破壞,從而有效地延長路面的壽命。(2)整體的穩定性。高分子抗裂貼憑借其良好的抗拉強度及黏接性可以將下層裂縫兩側連接起來,形成75~100mm寬的 對的整體防護層。(3)較好的抗低溫開裂。由于高分子抗裂貼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其在瀝青基層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基層的橫向拉伸強度、抵抗較大的拉應力而不至于破壞。即使局部區域產生裂紋,在裂紋處的應力集中,經高分子抗裂貼的傳遞而消失,裂紋也不會發展到面層而破壞路面。
將抗裂貼貼于產生裂縫或剝落的瀝青混凝土面,能減少并阻隔其作用于路面的溫縮應力,因此也減少了裂縫反射穿過面層的趨勢,鋪設與路面因其將基層與上部磨耗層隔離開來,從而使上面層免受多向位移及剪切應力的影響,用于公路、橋梁、機場。在使用貼縫帶之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貼縫帶是一種滾卷式阻裂防水隔膜,厚度大約在2mm-2.5mm左右,主要用來處置路面裂縫,貼縫帶可以直接鋪設在路面裂縫上,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路面裂縫進一步擴散,避免路面過早損壞,由于貼縫帶材料本身穩定性好,抗拉強度大,加上它有較強的粘合力,可以與路面完全結合在一起,有效的了裂縫擴張和雨水的侵入,因而減少了路面破損,從而延長了路面的使用壽命。使用范圍貼縫帶適用于瀝青路面面層裂縫的性養護,且裂縫寬度在5mm以下,如果裂縫寬度大于5mm的就應該先用瀝青灌縫膠進行灌縫,然后再使用貼縫帶進行粘貼。
抗裂貼施工工藝及操作步驟(1)根據基層裂縫的寬度選擇所用抗裂貼的規格(2)裂縫處理:寬度在5—19mm之間的裂縫,必須將其清理干凈,并用密封膠填充。寬度在19—50mm之間的裂縫及下陷區域,用膠砂、密封膠或瀝青混合料充填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寬度超過50mm的裂縫或坑曹,必須先將其清理干凈,然后用膠砂或熱瀝青混合料填充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對于高度不同的裂縫及下陷的區域,必須進行找平處理。對于橋面、路面的突起,必須進行清理或處理至平整。(3)將抗裂貼背面的隔離紙張揭去,無黏性物面朝上,以裂縫為中心線將抗裂貼平整地貼在基層上。(4)如遇不規則的裂縫,可用裁紙刀或剪刀將抗裂貼切斷,按裂縫的走向跟蹤黏貼。但在抗裂貼與抗裂貼的結合處,要形成50~60mm的重疊。(5)將抗裂貼熨貼至地面,并采用小型壓實設備壓實,不能有氣泡、皺褶和鼓起現象。(6)在基層黏貼抗裂貼的施工完成后,避免對抗裂貼表面的污染和破壞。瀝青面層反射裂縫形成機理。反射裂縫是指下層混凝土板的接縫或裂縫,由于環境(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的不斷變化與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在瀝青加鋪層的相應位置上產生的裂縫。產生反射裂縫的力學機理,通常認為是由于下層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裂縫處的豎向和水平位移所致。豎向位移是接縫、裂縫兩側道面由于交通荷載作用產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溫度或濕度變化引起水泥混凝土板塊的脹縮產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根據研究發現 ,在下部結構足夠穩定和預期荷載的作用下,溫度變化引起的水平位移是產生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下層水泥混凝土板塊產生的水平位移,使瀝青加鋪層在接縫、裂縫處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瀝青混凝土在低溫時不宜變形,當拉應力超過瀝青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即出現開裂。在溫度應力和車輪荷載的綜合作用下,裂縫不斷向上開展,反射到加鋪層表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