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細介紹
鋼板配火金屬熱處理工藝的一種。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于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或將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后緩慢或快速冷卻。一般用以減低或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根據鋼板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溫回火、中溫回火或高溫回火。通常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硬度和強度降低,延性或韌性逐漸增高。 鋼鐵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點:①得到了馬氏體、貝氏體、殘余奧氏體等不平衡(即不穩定)組織。②存在較大內應力。③力學性能不能滿足要求。因此,鋼鐵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經過回火。 回火的作用在于:①提高組織穩定性,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再發生組織轉變,從而使工件幾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穩定。②內應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穩定工件幾何尺寸。③調整鋼鐵的力學性能以滿足使用要求。Hardening or Quenching 淬火 (行業內,淬讀"zhàn"音)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某一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得到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些特種鋼材的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淬火能使鋼強化的根本原因是相變,即奧氏體組織通過相變而成為馬氏體組織(或貝氏體組織)。調質處理quenching and tempering:一般習慣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調質處理廣泛應用于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調質處理后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為優。它的硬度取決于高溫回火溫度并與鋼的回火穩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
Mn13高錳耐磨鋼板的切割建議采用等離子切割。 等離子切割分為水下等離子和空氣等離子切割兩種。采用水下等離子切割時等離子氣體可產生幾千度的高溫高錳鋼板切口處迅速熔化并因水的阻隔避免了氧化水又對鋼板及時進行冷卻阻止碳化物析出使鋼板切割面光滑平整無熱影響區切割質量 是切割高錳鋼的 。也可采用空氣等離子切割。 2、Mn13高錳耐磨鋼板也可采用傳統的火焰切割。 采用火焰切割時建議采用切割小車根據鋼板厚度不同采用不同規格的槍頭燃氣和氧氣配比調整適當( 是中性火焰) 是全部調整好后再開始下料防止因中途熄火引弧造成斷面缺口影響切割質量。 3、Mn13高錳耐磨鋼板的焊接: 高錳耐磨鋼板的焊接可采選用手工電弧焊的方法。 焊條選用D256(堆256)或D266(堆266)焊條;焊接前應打磨焊縫,要徹底清理工件坡口及邊緣,去除鐵銹、油污,同時將焊條烘干;焊接時,應選擇小直徑焊條(一般為3mm-3.5mm),小電流、高電壓、多焊層、多焊道、快速焊接;如采用直流焊接,焊條接正極;焊接每層后要錘擊焊縫,以提高其抗熱裂紋能力。也可使用流動水快速降溫。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元素含量
mn13各化學元素含量 單位%
牌號
C
Si
Mn
P
S
Mn13
0.90-1.20
0.30-0.80
11.00-14.00
≤0.035
≤0.030
產品特點:因為沒有經過退火處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機械加工性能極差,只能進行簡單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彎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折疊編輯本段產品種類
(1)退火后加工成普通冷軋;
(2)有退火前處理裝置的鍍鋅機組加工鍍鋅;
(3)基本不需要加工的面板。
常用鋼號 CDCM - SPCC (SPCD、SPCE、ST12、ST13、ST14、BLC、BLD、BUSD、BUFD、BSUFD等),但其性能基本相同。
3、普通冷軋;
4、鍍鋅;
5、鍍鋁鋅:是采用連續熔融鍍層工藝把55%的鋁和43.4%的鋅及1.6%的硅鍍覆到鋼板表面。
?
中厚板
中厚鋼板
工程中常用的一類厚度遠小于平面尺寸的板件。厚度雖小,但橫向剪力所引起的變形和彎曲變形屬同一量級,在分析靜載荷下的應力和變形時,仍須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正應力則可忽略。在分析動載荷下的應力和變形時,除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外,還須考慮微段的慣性力和阻尼力矩。中厚板在機械工業中早已有廣泛應用。近年來由于高壓、高溫和強輻射的環境要求,工程中板的厚度有所增加,很多板件均改用中厚板理論進行分析。
若中厚板位于xy平面內,在考慮橫向剪力影響并忽略垂直于板面方向(z方向)的正應力情況下中厚板受z方向分布載荷p的作用的彎曲微分方程式為: 式中ω為板的撓度;t為板厚;ν為泊松比;Qx、Qy分別為x、y方向的橫向剪力;Δ為拉斯算符(即);為彎曲剛度,其中E為彈性模量。理論上可從 個方程求得ω再由后兩個方程求得Qx、Qy,然后進一步求得彎矩、扭矩。但這一偏微分方程不能直接積分,所以通常用納維法、瑞利-里茲法、有限差分方法等方法求解。近年來,由于有限元法的發展,出現不少計算中厚板的程序,通過它們可以很方便地求得解答。從結果看,在考慮橫向剪切效應后,撓度ω有所增大自振頻率和失穩臨界載荷有所降低,板件中內力的變化趨于平緩。這些變化的程度都與板的厚跨比的平方成比例。
20世紀20年代,S.P.鐵木辛柯在一維梁的分析中首先考慮了橫向剪切效應。1943年E.瑞斯納將它推廣到二維問題并導出了中厚板的微分方程。由于數學上仍有困難,目前中厚板理論應用得還不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