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生物質顆粒結焦與生物質顆粒機的關系,先要找出生物質顆粒結焦的原因。分析生物質顆粒結焦的原因,由于生物質電廠燃料種類繁多,燃料含水量高,雜質多(與土壤和細砂混合),灰分含量高,堿金屬含量高。燃料在爐膛內燃燒后,很容易在鍋爐受熱表面結焦和積灰。結焦的主要因素。生物質顆粒燃料結焦主要是指燃料燃燒后產生的灰分,大部分在高溫下熔化為液態或軟化。如果灰分仍然處于軟化狀態,并與加熱表面接觸,則由于冷卻而粘結在加熱表面形成結焦。影響鍋爐結焦的因素很多,一般認為主要因素有:燃料本身的灰分和混合物形成的結焦。影響灰分熔點的主要因素是灰分的化學成分及其周圍的高溫環境介質。一旦鍋爐燃燒調整不到位,就會出現不完全的燃燒產物,使周圍介質減弱,降低灰分熔化,導致生物質顆粒結焦。同時,生物質燃料通常以混合成混合燃料的形式進入爐膛,燃料經紀人將大量的土壤和細砂混合到燃料中。這些雜質的存在改變了燃料的成分、存在形式和熔化溫度,加劇了受熱表面的結焦。爐內受熱面表面的溫度水平。在灰熔點的情況下,爐內溫度水平及其分布已成為是否發生結焦的重要因素。經驗表明,鍋爐的結焦主要發生在煙道和過熱器表面。當液體或軟灰色顆粒在慣性作用下移動到受熱表面時,由于灰色顆粒移動速度快,冷卻效果差,熔融灰色顆粒容易粘附,使渣層迅速積累和生長。溫度對爐內結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結焦程度將按指數定律增加。此外,鍋爐供氣系統不暢,或生物質燃料顆粒灰分排放不合理,或燃燒方式有偏差,也會導致生物質顆粒燃燒結焦。
地理環境的多樣性,使不同地區的植物都有其特殊的環境適應性,這給生物質燃料供給提供了廣闊前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環境,包括多年生草類等有利于生態和環保的植物應被充分利用,使其成為生物質燃料的后備軍。能源生物研究院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伊利諾斯大學和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的一個合作研究機構,這里的生物能源專家設立了一項"木質纖維素生物燃料的原料供給"專項研究,對世界各地的生態環境和植物類型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用植物或農作物中不能吃的部分生產生物顆粒燃料的可持續性。比如美國中西部、東部和北部旱地的芒草;巴西和其他熱帶地區的甘蔗,這在美國東南部地區也有;半干旱地區如墨西哥、美國西南部的龍舌蘭及其他各種來源的木本生植物。
生物質顆粒經過壓縮成型后,其體積大幅減小從而更便于運輸、貯存和使用,那么生物質顆粒有什么用途?1、燒火;大多工業上使用,只是燃燒不完全污染大。而且很不耐燒所以后期都是會被淘汰的,可以做水性燃料成本地更耐燒,環保燃燒完全。2、可以作為大型養殖場牲畜的飼料,便于貯存、運輸;3、用于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凈、無污染,便于貯存、運輸;4、工業鍋爐和窯爐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氣,解決環境污染;5、可作為氣化發電、火力發電的燃料,解決小火電廠關停問題。中國是能耗大國,調整能源結構,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必然選擇。生物質原料經過壓縮成型后,其體積大幅減小從而更便于運輸、貯存和使用,解決了生物質大規模利用的關鍵難題,因此生物質顆粒燃料適合于生物質發電、工業鍋爐的清潔能源改造、農村新型炊事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的推廣,使生物質燃料的環保和成本優勢得到了大的發揮空間,再加上政策上的扶持、推廣,近年來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發展蒸蒸日上。
生物質顆粒燃料是以各種作物秸稈、鋸末、鋸末、花生殼、玉米芯、稻草、麥糠、枝葉、甘草為原料生產的現代清潔燃料,既能滿足燃燒加熱需求,又能幫助現代能源結構的轉變,生物質燃料燃燒排放完全符合環保標準,是節能減排社會大力倡導和發展的重要產品。那么生物質燃料如何解決冬季清潔取暖?由于傳統的農村冬季取暖普遍采用燃燒煤炭的方式,想要改善現代的環境狀況,農村取暖方式去向著清潔、低碳方面發展與改進。生物質燃料的出現就為此提供了一種重要的解決方法。生物質燃料結合新型生物質燃燒爐,生物質燃料產熱高、耗能少,在滿足供熱需求的同時的減少了煤炭資源使用。生物質燃燒爐特殊的爐內結構能使燃料的燃燒利用率提高,并完成氣體的二次燃燒,不產生污染性氣體。傳統的農村取暖爐在冬季使用時,為減少熱氣流失室內環境的密閉性較強。煤炭一旦出現不完全燃燒或排氣系統不暢,有毒的氣體將會對用戶造成影響。而生物質燃料的燃燒不產生污染性或有毒氣體,排除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