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壩垛發生“驟滑”,水流嚴重沖刷壩后土胎的時候,除了可以采取摟廂搶護之外,還可以采用土工布軟體排進行搶護。用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編織布若干幅,按照常見險情出險的部位大小縫制成排布。在壩垛出險部位的壩頂展開排體,將橫袋內裝滿土或者砂石料后封口,然后以橫袋為軸卷起移至壩垛邊,排體上游邊應與未出險部位搭接。
大多數人對土工布的了解,僅限在環保事業吧。對其在農業上的應用沒有多少人了解。施工中,起要用料徑較小的砂土或粘土找平基面,然后再鋪設土工布。土工布不要繃得大緊,兩頭埋入土體局部呈波紋狀,終在所鋪的土工布上用細砂或粘土鋪一層10厘米左右過度層。砌上20-3O厘米塊石(或硅預制塊)作防沖維護層。施工時,應全力防止石塊直接砸在土工膜上,好是邊鋪膜邊進行維護層的施工。土工布與周邊構造物銜接應采用膨脹螺栓和鋼板壓條錨固,銜接部位要涂刷乳化瀝青(厚2mm)粘接,以防該處發作滲漏。
機織土工布是一種土工布。現我國使用較多的機織布材料有長絲機織布和扁絲機織布兩種,材料以聚丙烯為主,單位重量一般為100~300克/平方米。它的應用以制作反濾布的土工模袋為多。其缺點是過濾性和水平滲透性差,孔隙易變形,孔隙率低,小孔徑在0.05~0.08mm,難以阻隔<0.05mm以下的微細土壤顆粒;當機織布局部破損或纖維斷裂時,易造成紗線綻開或脫落,出現的孔洞難以補救,因而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機織土工布具有強度高、延伸率低的特點,廣泛使用在水利工程中,用做防汛搶險、土坡地基加固、壩體加筋、各種防沖工程及堤壩的軟基處理等。經編土工布用經編機生產經編土工布的方法較少采用,經常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如將經編布與非織造布交織形成纖網型縫編土工布,也可與紙帶一起編織成可降解的經編土工布。
封閉土工布與其他資料(瀝青、塑料膜)合作,在土層中構成不透水隔層。(要用于公路重鋪、修補等)。土工布土工膜組成資料的早使用可追溯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1926年美國南卡羅林拉州公路部分曾選用過在棉布上灑瀝青而制成的資料,其方式類似于土工膜。這以后,人們曾選用聚氯乙烯PVC土工膜作為游泳池的防滲資料。50年代初,美國墾務局選用PVC土工膜作防滲襯砌。前蘇聯以聚乙烯膜進行途徑防滲也有較長前史。以近代人工聚合物為原料的土工織物的早使用實例,是50年代初的荷蘭三角洲工程。
非織造織物的呈現為土工織物的使用拓荒了較寬廣的。80年代后呈現了排水帶,路堤下用非織造織物作加筋,以及土工織物加筋擋墻等使用實例。中國使用土工組成資料開端較晚,但開展速度很快。現在幾乎在各種類型的巖土工程和很多的水利及堤防工程中都得到使用。根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咱們選用土工布組成資料的工程已逾8000項。在1998年夏秋,在長江和松花江、嫩江特大水災的防汛搶險工作中,土工布組成材料發揮了重要作用。
土工布圓頭部分的裁剪,先根據圓周公式c=2πr除以2,算出圓頭半圓周長,也就是防滲土工布鋪設外邊線的長度,再根據防滲土工布的裁剪寬度,用圓規按1:100的比例尺沿鋪設外邊線,畫出需裁剪土工布的幅數,然后根據下底的幅數。沿上頂土工布鋪設邊線,定出上頂每幅的寬度。但是要特別注意下底的幅數和上頂的幅數一定要相同。另外還需注意,在的裁剪時,一定要留15cm的縫合寬度。邊上的一幅留縫合寬度15cm,中間的幅留兩邊的縫合寬度30cm。除錨固端外,其余三邊預留10cm寬拼接縫帶,以便施工時膜與膜的拼接。防滲土工布具有使工程更加牢固的功效,從某種意義上說防滲土工布應用于水利工程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工程的沖擊。土工布是由聚合物和瀝青制成的一種不透水的薄膜,傳統的防滲土工布料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瀝青玻璃布油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