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選取機械性能 的兩種材料65mn錳冷軋鋼板0Si退火10min試樣、0.6Si退火30min試樣),在1×10-4/s~1×10-1/s的應變速率下進行實驗,機械性能和斷裂行為的研究表明: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由于TRIP效應被抑制,0Si和0.6Si的抗拉強度和延伸率均大幅度降低,且0.6Si的延伸率降低的更快,比如:0Si的延伸率由44%下降至33%,0.6Si的延伸率由55%下降至35%。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0Si的斷面收縮率基本不變(約為70%),0.6Si的斷面收縮率大約由51%增加至72%。應變速率并未影響0Si和0.6Si的斷裂行為。然而,隨著應變速率的降低,表面裂紋的形核數量增加,擴展速率降低;斷口的韌窩尺寸降低,二次裂紋數量和尺寸增加。
(3)選取四種材料(0Si和0.6Si均退火3min和30min試樣),65錳鋼板系統的研究了成分和退火時間對氫脆性能和氫致斷裂行為的影響。關于退火時間:隨著退火時間的增加,0Si和0.6Si的氫脆敏感性均呈現上升趨勢,比如:當退火3min時,0Si/0.6Si的塑性損失和強度損失分別為13.5%/46.7%和0.0%/1.7%;當退火30min時,0Si/0.6Si的塑性損失和強度損失分別為79.2%/76.5%和26.8%/6.3%。關于成分:退火3min時,0Si的氫脆敏感性較低;退火30min時,0.6Si的氫脆敏感性較低。相比空拉斷裂行為而言,氫原子促進裂紋更容易形核與擴展,進而導致材料提前斷裂。對于0Si:裂紋形核與氫原子無關,但是,氫致裂紋呈沿晶和穿晶擴展。對于0.6Si:裂紋形核與擴展與氫原子無關,斷口則由細小的韌窩變為脆性準解理。
5)在不劣化市售馬氏體材料(S0)65mn錳冷軋鋼板機械性能的基礎上,二次回火不同時間(30min,60min,120min),試樣分別記為 S30、S60 和 S120,發現,二次回火工藝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氫脆性能,如下:S0和S60的塑性損失和強度損失分別為100.0%/79.3%和35.9%/1.7%。二次回火試樣抗氫脆性能高的原因如下:1、不可逆氫陷阱MoyCx析出物的長大;2、滲碳體/基體界面的增加;滲碳體/基體應變界面具有較高的陷阱能;3、位錯密度的降低。
未來,眾鑫42crmo冷軋耐磨錳鋼板圓鋼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實力,擴大規模,促進企業快速發展,逐漸向著精細化、集約化、國際化發展方向邁進。致力于 湖北十堰16錳鋼板產品綜合服務生產商。創企業,樹品牌,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竭誠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洽談業務。
傳統高錳鋼在中低載荷工況下不具有優勢,在其基礎上通過降低或增加碳錳元素含量研發出中錳和超65錳鋼板高錳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本文對比研究了Mn8、Mn15及Mn18三種錳鋼的滑動和沖擊磨料磨損性能,分析了磨損機理。同時模擬礦井淋水腐蝕環境,探討了三種錳鋼的電化學腐蝕性能,論文得到以下主要結論:酸性礦井淋水腐蝕條件下,三種錳鋼表現出更負的腐蝕電位,酸性工況下耐腐蝕性能弱于堿性和中性腐蝕環境。酸、中、堿性礦井淋水腐蝕環境中,Mn8鋼的開路電位正(65mn錳冷軋鋼板),極化曲線外推擬合腐蝕電壓 ,腐蝕電流小,且容抗弧半徑小,其耐腐蝕性能優于Mn15和Mn18耐磨鋼。滑動磨損實驗表明,三種錳鋼的摩擦系數均呈現先快速升高,后下降到一定的范圍趨于平穩的變化趨勢,低載平均摩擦系數高于高載。相同磨損工況條件下,Mn8均具有 磨損失重,其抗滑動磨料磨損性能優于Mn15和Mn18耐磨鋼。
三種耐磨鋼磨損層硬度分布均呈現梯度變化特征,Mn8磨損亞表層(50mm處)65錳鋼板硬度達到550HV,Mn15和Mn18分別為450HV和510HV,Mn8的加工硬化效果佳,Mn18則優于Mn15。三種耐磨鋼干摩擦磨損機理主要表現為粘著磨損,伴有局部區域的疲勞剝落破壞,石英砂磨料磨損機理主要為磨粒磨損,表現形式為寬且深的犁溝和較大區域的疲勞剝落。沖擊磨料磨損實驗表明,隨沖擊功的增大,三種錳鋼的加工硬化能力均提高,磨損失重也明顯降低。1.5J沖擊功時,Mn18的磨損失重低于Mn8和Mn15;3.5J沖擊功時,Mn8具有 的磨損失重。Mn8和Mn18亞表層組織具有較高密度的孿晶,亞表層(50mm處)硬度分別達到50HRC和48HRC,其加工硬化效果明顯優于Mn15,加工硬化層深度超過1.5mm。三種錳鋼磨損形式主要表現為鑿削磨損和不同程度疲勞剝落磨損。
65錳鋼板Mn8、Mn15磨損層亞結構主要為位錯、孿晶及馬氏體,其耐磨強化機制為馬氏體相變復合強化機制。Mn18磨損層亞結構出現大量位錯、孿晶外,未發現馬氏體相變,但出現Fe-Mn-C原子團偏聚區,其強化機制是通過位錯、孿晶和Fe-Mn-C原子團強化
日益增長的節能環保要求正不斷推動著汽車輕量化進程,相較鎂鋁等輕質材料,65錳冷軋鋼板汽車用鋼面臨著全流程綠色生產、高強高塑及優良成形性等多方面的挑戰。
以中錳鋼和淬火&配分(Q&P)鋼為典型代表的第三代先進高強鋼(AHSS)在汽車輕量化材料中具有良好的競爭力65錳鋼板。本論文主要從第三代AHSS的關鍵相——亞穩態殘留奧氏體的設計出發,結合中錳鋼的奧氏體逆轉變退火(ART)工藝及Q&P工藝,設計并制備了具有高殘留奧氏體含量的超高強含鋁中錳鋼,系統性探索殘留奧氏體含量、形態、尺寸及周圍基體相的分布與其相變誘導塑性(TRIP)效應的相互關系,實現低成本、簡工序的超高強(抗拉強度>1300MPa,強塑積>35GPa·%)含鋁中錳鋼的組織調控及強韌化機制研究。低成本無合金元素的“C-Si-Mn-Al”系成分設計及短工序低能耗的制備流程為汽車輕量化提供了優質的選材。
采用0.3C-1.5Si-4Mn,wt.%為基本合金體系,利用梯度鋁含量(1\2\4,wt.%)調控中錳系鋼的臨界區溫度及工藝窗口,實現高65mn錳冷軋鋼板強度的基體組織設計,即“鐵素體+殘留奧氏體”的含鋁中錳TRIP鋼及“鐵素體+回火馬氏體+殘留奧氏體”的含鋁中錳淬火及回火配分(IQ-TP)鋼。采用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線衍射儀XRD等顯組織形貌表征技術及相分析手段,結合原位變形技術系統性分析超高強含鋁中錳鋼的多元復合組織構成、應變協調性及強韌化機制;同時借助于電子探針EPMA分析宏觀元素偏析行為,利用Thermo calc\DICTRA熱力學動力學軟件及原子探針層析術(APT)等深層次揭示觀元素配分規律;合理調控臨界區奧氏體化溫度、加熱速率、65mn錳冷軋鋼板壓下率等工藝參數,實現殘留奧氏體及其他基本相的 化配置,改善或中錳系鋼中的屈服平臺及PLC塑性失穩現象。